当地时间2015年5月21日,日本东京,本田汽车(HMC)首席财务官池文彦(Fumihiko Ike)召开新闻发布会。由于燃油系统与电子碰撞制动系统存在隐患,自2008年以来,全球共有3600万辆车因为高田安全气囊问题先后被召回。
2011年,日本海啸引发的全球零部件短缺已经让全球集中采购遭到了质疑,当时跨国公司开始反思全球采购的弊端,避免因缺少替代品而产生的风险,但是不少车企,为了降低成本,仍然继续采用此种采购方法
从2008年浮出水面开始,高田“气囊门”便处于不断升级的状态。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宝马、本田、三菱、斯巴鲁等十余家跨国车企,先后因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高田公司生产的安全气囊故障问题进行大规模召回。
公开信息显示,到目前为止,高田气囊已经累计导致约3600万辆汽车被召回。
3600万辆还不是终点。据外媒报道,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5月19日宣布,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高田公司已经承认,由该公司生产、销往美国的约3380万个汽车安全气囊存在安全隐患,同意召回。
此前,丰田中国于5月14日发布消息称,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要求,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15年6月12日起召回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3月31日生产的威驰、花冠汽车,共计302705辆。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召回信息,因高田气囊安全问题在华涉及召回的车辆约105万辆。
按照有关机构预测,高田“气囊门”召回规模最终超过丰田“踏板门”和通用“点火开关门”,成为史上规模最大的汽车召回事件。
高田问题气囊潜伏十年
高田生产的这些安全气囊的隐患可能是在启动时出现猛烈的爆炸,导致充气装置金属碎片溅射到车厢内,从而对乘客造成死亡等潜在伤害,但目前尚无法界定。
高田气囊穿越多家汽车制造商安全监控体系,十多年来将安全隐患埋进全球逾3000万辆车中,即使连质量监管号称全球最严的丰田汽车也未能幸免。
据了解,高田安全气囊的问题可以追溯到15年之前。最早在2000年时,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已经收到过消费者的投诉,称部分车型的高田产安全气囊在启动时会产生碎片。直到8年之后的2008年11月,本田才首次因为安全气囊问题召回了4000辆车。6个月之后,一名青年因为安全气囊爆炸碎片致死,本田公司随后又宣布召回51万辆车。
随着涉及车辆数量的激增,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在2009年、2014年对该问题进行了两次调查,并在2014年晚些时候开始要求多家汽车制造商进行全美范围的产品召回。
而2014年年底,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也对高田气囊安全隐患发布了风险警示通告。
而对于安全气囊问题,高田(上海)汽配制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则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关于安全气囊的问题,以前公司有交代,主要是日本那边在负责,中国这边暂时没有任何官方回复,再者说气囊问题主要出现在国外,中国国内涉及很少,如果收到相关通知,我再联系您”。
缺失的国家标准
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安全气囊不安全?据了解,到目前为止,高田和多家汽车制造商仍不明确造成气囊缺陷的根本原因。
在汽车专家汪英来看来,气囊本身结构非常复杂,它是流体、化学、气体集成度相当高的产品,所以查找造成气囊缺陷的根源非常困难。
“由于气囊本身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评价汽车安全气囊是否存在缺陷的国家标准。”汪英来说。
据汪英来介绍,我国早在2006年4月出台了3项涉及安全气囊零部件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它仅规定了单独某一零部件的试验方法,属于装配前的试验标准,而不是整个安全气囊集成系统的评价标准,它并不能作为判定气囊制造质量是否合格、气囊与具体车型是否相匹配的依据,更不能作为判定事故发生后安全气囊是否应该打开的依据。
法治周末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国评价汽车安全气囊是否存在缺陷的国家标准一直缺失,甚至连行业标准也没有。各汽车厂家使用的安全气囊,其标准都是由各厂家自己制定的企业标准。
“这是因为气囊技术属于国外各汽车厂商的商业机密,世界各国也没有强制统一的标准。另外,同一品牌不同类型、档次的车辆安全气囊的标准也是有差异的。”汪英来进一步表示。
汪英来向法治周末记者分析说:“以事故中,安全气囊未打开是否属于气囊质量不合格为例,气囊是否打开,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车辆与被撞物体之间的相对速度、碰撞角度、乘客的乘坐位置、坐姿以及碰撞物的硬度等,现实中,很多车子钻到大卡车下面,气囊也没有打开。”“不能简单地说只要发生碰撞,气囊就得打开。因此无法出台详细到每个品牌型号的汽车安全气囊打开的国家标准。”汪英来表示。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此表示赞同,“我国使用安全气囊的量比较大,但是标准的主导权不掌握在我们手中,所以出台标准,也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另外,即使有这样的标准,其实约束力也不是很大。因为厂商根据自己的标准,可以在全世界各地销售车辆”。
无标准致使维权困难
法治周末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标准的缺失,消费者与汽车厂商因此发生纠纷时,要想举证安全气囊不合格,难度非常大。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由于没有标准,当消费者和汽车厂商发生纠纷时,各厂家和4S店便以‘碰撞速度不够’、‘碰撞角度不对’等各种说法来推卸责任。即便消费者起诉到法院,法院也往往因为标准的缺失无法判定产品是否存在质量缺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据了解,当消费者和汽车厂家意见不一致时,一般只能通过鉴定的方式来解决。
但据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相关鉴定机构并不多,即使是做汽车安全的专业检测机构,也极少愿意接受个人送来的安全气囊样品质量委托检测。
“更重要的是,气囊的技术标准和数据目前都是由各个厂家自己来制定,即便进行鉴定,也需要厂家来提供技术参数,鉴定才能进行。而有些机构又与汽车厂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该业内人士进一步表示。
汽车专家汪英来表示,由于没有国家标准,目前对于一些安全气囊事故或产品缺陷的鉴定依据,主要是根据气囊厂家和汽车主机厂提供的说明、企业标准以及专家评定、现场再现试验等来评判。
“首先鉴定成本会比较高,另外,由于没有国家标准,再加上又拿不到权威的鉴定报告,对于在汽车维权过程中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普通消费者来说,要想在安全气囊方面和汽车厂商打赢官司,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汪英来进一步解释说。
全球采购弊端凸显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高田气囊事件只是零部件引发大规模召回的一个缩影,与全球召回数据相比,在华涉及车辆可能不算太多,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彰显了全球集中采购弊端所在。
“由于车企精力有限,不可能实现所有零部件都自己开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了降低成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获得优势,不少车企就采用了全球集中部分采购零部件的做法,批量越大成本越低,但是集中采购也带来很大的风险,比如这次的高田气囊事件。”贾新光说。
据悉,2011年,日本海啸引发的全球零部件短缺已经让全球集中采购遭到了质疑,当时跨国公司开始反思全球采购的弊端,避免因缺少替代品而产生的风险,但是不少车企,为了降低成本,仍然继续采用此种采购方法。
汪英来也认为,高田事件是这几年汽车厂家削减零部件成本导致零部件厂商生存艰难的一个典型事例。
“表面上看是高田出了问题,实际上是整车厂压榨零部件厂家,导致零部件厂家偷工减料,从而引起召回的事实。”汪英来表示。
汪英来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最近几年,国内出现了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很多汽车厂家为了提高竞争力,不断压缩采购成本、削减零部件开支,把零部件厂商压得喘不过气来,而零部件厂家为了提高利润,就可能会偷工减料。”
“车企减少成本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设计的时候就把产品档次降低,用低等次的材料替代;第二种就是车企压低供应商的价格,这就可能涉及到偷工减料的问题。”汪英来进一步解释说。
汪英来认为,车企在零部件采购时,不应紧盯成本,更应该在产品质量以及产品的监管等方面下功夫。
车企无法轻易摆脱高田
高田安全气囊的故障隐患事件已经持续这么多年,相关车企为什么不选择其他气囊供应商,而选择继续与高田合作?
对此,法治周末记者致电丰田、日产等公司,其相关负责人均表示,“我们还没有得到相关信息,不便多说”。
在汪英来看来,高田产量很大,占全世界比重很高。如果车企纷纷放弃与高田合作,致使高田突然倒下,那么高田在全世界所占据的空间,是没有任何零部件厂商能够通过增加产能来进行弥补的。更重要的是,气囊厂家很少,高田也掌握着气囊生产的核心技术,高田的倒下,对汽车厂家的影响非常严重。
睿信咨询创始合伙人、执行董事付志勇对此表示赞同,他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一般来说,日系、美系、韩系车企直接选择与其国内较强的气囊供应商合作,一旦更换,另外一家在产能和技术能力上可能跟不上。从战略上来看,更换气囊供应商不太现实,只能让其改进。”
崔东树也向法治周末记者分析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也体现了国际车企负责任的态度。虽然这是高田在设计方面的缺陷,但如果当高田出现问题时,大家都选择抛弃它的话,这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态度。从车企角度来说,他们也不希望因为一件事情而让一个厂商倒下。”
资料显示,在受影响的车企中,本田受影响最大,总计召回1960万辆。本田预计因高田气囊问题可能会影响日本国内市场销量,他们将利用瑞典Autoliv公司、日本的Daicel集团以及高田公司的气囊部件来替换高田问题零部件。
近日,本田在日本推出了一款新车Shuttle,在宣传中表示该款车型省油、空间大,并且不使用高田气囊。本田高级总经理ShoMinekawa表示,该款车型改用了高田竞争对手大赛璐公司(Daicel Corp)的安全气囊,“过去我们曾大量使用了高田气囊,不过在日本市场的车型很少使用,并且这也将是近几年的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部分车企已经转向与其他供应商合作,但由于目前其他供应商无法提供完全匹配的替换零件,所以这些车企仍然不得不依赖于高田公司。
|